其实,这也是2019年
(2016—2030年)
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规划形成深圳北、西丽、深圳站及深圳东、福田、深圳机场、深圳坪山站“三主四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普客始发终到作业集中至深圳东站办理。
国际一流,深圳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将开启超百公顷地下造城
近日,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的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将启动全球方案征集,在西部空港片区超过100公顷面积的区域内,建设推动城市空间统筹利用领域深化改革与先行先试的典范工程,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片区建筑概念设计范围与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建筑方案设计范围
深圳市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
广深港经济带核心位置
是深圳西部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该枢纽
作为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与
国家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航空、高铁、城际、城市轨道
公交、出租车、小汽车等
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
以空铁联运为主要发展方向
机场东枢纽的规划建设
对探索站城一体化模式、促进铁路
航空与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规划
∇
➢机场东高铁站(深圳机场站)将按照6台14线规模在地下设站,为深茂铁路等线路办理始发终到业务;
➢机场AB航站楼拟考虑拆除并原址新建T1航站楼,与机场东枢纽无缝接驳;
➢接入城市轨道1、12、20、26号线,与深大城际线、机场捷运系统换乘。
据招标公告透露计划总投资150亿
本次方案征集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
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建筑设计本次方案征集的重点。设计范围为航站六路、航站楼北匝道、宝安大道、航站楼南匝道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31.4公顷。
2
枢纽片区建筑概念设计设计范围为航站六路、宝安大道、兴华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67.7公顷。
3
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与枢纽片区设计范围一致,研究范围为现状AB航站楼、航站四路、机场南路、广深高速公路与福洲大道所围合的区域。
本次方案征集的
报名截止时间为
2020年4月10日17:00
报名鼓励各专业领域一流设计团队联合参与。
投标人(独立或联合体)从2000年1月至今具有至少1项国际都市地标性建筑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案例,并具有主持设计全球知名城市地标性建筑的项目经验和案例。
资格预审阶段择优选择7家入围机构和2家有排序的备选设计机构进入竞赛。竞赛将采取逐轮投票方式,评选出三个不排序的推荐方案、第四至七名及交通专项奖,并最后确定1名中标人。
通过资格预审的设计机构
提交的设计成果
经过专家评审和定标后
符合设计要求的
可依据其排名获得方案征集费用
包括
第一名可获得枢纽主体建筑方案设计合同和整合深化费用人民币200万元整,含后续成果整合深化工作坊组织费用(不超过3次)。(深圳梦注中标设计范围总建筑面积预估约44万平方米,设计费按180元/m2计,预计约为7900万元。)
第二名可获得落标补偿费人民币300万元整。
第三名可获得落标补偿费人民币260万元整。
第四名、第五名各获得落标补偿费人民币150万元整;
第六名、第七名各获得落标补偿费人民币120万元整;
交通专项奖人民币150万元整。
项目整体时间安排(暂定)
项目整体计划及竞赛日程如下
☆所有时间均以北京时间为准,组织机构保留调整日程安排的权利。
☆具体时间以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公示的为准。
机场东枢纽建筑概念设计方案指引(摘录)
2017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共同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结合湾区各城市发展趋势,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多中心网络化+环湾高端化”的阶段,珠江口湾区成未来区域竞合关键。
大空港地区拥有地理和交通区位,有望从地理中心向沟通“粤港澳”的枢纽中心、经济交往中心转变。大空港地区产业将逐步向高端化转型,承担粤港澳湾区协同发展引领区、前海战略拓展区、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基地等功能。大空港地区将形成前海 宝安中心区、机场枢纽地区、深圳大空港三大节点,是湾区发展脊梁,也是深圳市“再造特区”的战略性举措。
机场东枢纽片区建筑现状图
2019年4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提出深圳铁路客运系统“三主四辅”客运站布局,其中深圳北、西丽、深圳站为主客站,深圳东、福田、深圳机场、深圳坪山站为辅客站。
深圳市政府和国家铁路集团经多次沟通协商,有意将机场东枢纽打造成全国高铁枢纽站城综合开发的范例,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示范项目之一。
机场东枢纽功能定位为
(1)空铁联运枢纽。利用深茂铁路、中深惠城际拓展机场腹地,提升深圳机场国际化水平;机场东枢纽是服务深圳西部地区的主要枢纽,是集航站楼、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小汽车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2)湾区商务中心。依托空铁枢纽,加速产业升级,推进以国际会展、科技创新及商务为核心的枢纽新城建设,提升地区品质和区域定位。
据机场总规方案,深圳机场受空域限制及土地制约,202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的极限规模,主要由T3、T4航站楼承担,AB航站楼则作为辅助航站楼,提供约10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根据机场东站承担的旅客发送量,机场东高铁站规模为6台14线,北侧接入深茂铁路,并预留广深第二高铁接入条件,南侧分别联系西丽枢纽和深圳北枢纽。
珠三角城际轨道线路采用160/200km/h的速度标准,与高铁线路各自独立运营。根据《珠三角城际轨道深圳地区布局规划(修编)》,深大城际(33号线)为联系深圳机场至龙华、龙岗、坪山、大亚湾的城际线。根据城际线技术标准和设站要求,结合轨道换乘条件,推荐在机场东设站,车站规模按设1台2线进行布局,站台宽度14米。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轨道1、12、20、26号线共4条城市轨道线路引入机场东枢纽。机场东枢纽周边路网比较薄弱,道路交通承载能力有限,枢纽客流必须主要依靠城市轨道进行接驳疏解;同时枢纽周边片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且片区仅有机场东地铁站服务。因此,城市轨道布局需兼顾枢纽接驳和片区服务功能。
建筑概念方案初步设想,仅供参考
机场东枢纽工程建设初步进度计划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