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深圳是什么样子?当年一户农民家庭年收入过万是怎么来的?又是属于什么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当年的资料来从侧面了解一下。
据我手头拿到的这份珍贵资料记载1982年深圳(原宝安县)公明公社塘尾大队(现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塘尾村)的一户农民,全家10口人,4个劳动力,总共承包42亩地,一家人起早摸黑,早餐、午餐吃在田头。在其中21平方英尺稻米、10平方英尺花生、4平方英尺木薯、1英亩甘庶、3平方英尺红薯、3平方英尺蔬菜水果、5只羊、50只家鸭、120只鹅和100只鸡被栽种,并选购了一
除了以上收入,再加上有一个儿子在大队工作的年工资1000元,全家年收入达到了冠绝全村的16468元。这收入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万元户啊!回想对比当年的一万元,至少等于现在深圳100多万元了吧。当然这家人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够晒博命!一家人起早摸黑,早
所以,这户人家也被评为了1982年原宝安县年度勤劳致富的代表。
以下是文中的具体内容
政策落实多种养汗水换来三万粮
公明公社塘尾大队第十生产队共产党员麦耀基。在家十口人、四个劳动力。承包四十二亩土地,其中责任田十七亩,另外承包大队农科站试验田15亩,投标生产队边远山坑田10亩。
今年,麦耀基一家人起早摸黑,早餐、午餐吃在田头,在这些土地上分别种植
水稻55(21?)亩,总产290担,收入4640元,
花生10亩,总产24担,收入1200元,
木薯4亩,总产5000斤,收入250元,
甘蔗1亩,总产67担,收入228元;
蕃薯3亩,总产100担,收入400元;
蔬菜3亩,年收入1500元。
同时,利用大队农科站的旧房屋发展
养牛5头,其中出售两头,收入1200元;
养鸭50只,收入250元,
养鹅120只收入1400元,
养鸡100只,收入400元。
今年初,家里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帮耕、运输,年收入4000元,一个儿子在大队工作,每年报酬1000元。全家总收入16468元,其中种养收入12718元,占71.8%,全年纯收入12528元,人平1253元劳平3132元。
麦耀基家里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除留足口粮和饲料外,其余全部卖给国家。其中交售给国家的粮食18891斤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生产出来的蔬菜,全部交给出口站获得以菜顶粮500斤,外汇指标1200港元。
网友评论